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政协委员风采】沈其龙:美蛙鱼头“烹”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令夏至,在铜梁区小林镇鱼龙村一片开阔的稻田里,不时传来蛙鸣声。
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这里轮种的是巨型稻和大叶芥菜,田里还有与水稻同期生长的美蛙。将美蛙养殖与稻田轮种相结合,大大提高了500余亩稻蛙综合种养基地的整体收益。
这里也是重庆叙知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叙知香”)与鱼龙村共同打造的火锅食材产业基地。从探寻餐桌上优质食材来源开始,铜梁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叙知香总经理沈其龙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从下岗职工到餐饮老板
沈其龙是铜梁区虎峰镇人。20世纪90年代末,才30多岁的沈其龙和妻子一起从某国营单位下岗了。
下岗后,沈其龙先是开药店,后来又开出租车。在重庆中心城区当出租车司机期间,他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众餐饮市场正逐渐扩大规模。于是,他萌生了干餐饮的念头。
其实,沈其龙从事餐饮行业也有家庭原因。他的祖父在虎峰场镇上开过馆子,父亲也当过多年厨师。但由于当时没资金、没渠道,沈其龙只能先加盟某鱼火锅品牌。
就在经营加盟店那3年,沈其龙经常遇到拎着美蛙来兜售的养殖户,也看到周围零星有小饭馆用美蛙做火锅食材。沈其龙开始尝试把美蛙加进鱼火锅,味道意外的不错。
2008年,沈其龙自己的美蛙鱼火锅店开张了,名字就是祖父当年使用过的“叙知香”。
但经过开业的热闹后,店面就门可罗雀了。那时候美蛙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人不怎么接受。“就该老老实实做传统火锅,不该做美蛙鱼。”合伙人每次看到沈其龙就抱怨。
沈其龙却没有灰心:“客户不认可,肯定有我们自己的问题。”他一边不断调整锅底和佐料,让味道更能为大众接受;一边加大宣传,让食客了解到美蛙的营养价值。次年春节终于迎来转机,“叙知香美蛙鱼头”在这个就餐高峰期一炮打响。
让每一只蛙都可溯源
随着“叙知香”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慕名而来的加盟商也越来越多。2012年,为了保障门店和加盟店的美蛙质量,沈其龙成立了重庆叙知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在铜梁养种蛙。最初,由于养殖技术不够规范,加上本地气候不适合,美蛙养殖失败了。
但沈其龙没有气馁。他带着团队四处考察,最终选定在四川米易县建起苗种厂。待蛙苗稳定后,再陆续在虎峰、维新等本地镇街发展养殖场,采取“公司+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随着美蛙养殖规模逐渐稳定,“叙知香”的版图也不断扩大。到现在,“叙知香”市内外加盟店达120多家,深受食客好评,还提供了两千多个就业岗位。
沈其龙的目标不止于此。为了品牌的持续发展,他想“让每一只蛙都可溯源”,这也是建火锅食材产业基地的初衷。
小林镇稻蛙综合种养基地分为高产种植区、美蛙养殖区、稻蛙养殖区、消溶区等区域。目前,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巨型稻种植项目已经实施。接下来,基地还将生产稻田蛙、大叶芥菜等火锅食材。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带来5000人次的用工需求,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巨型稻成熟后比人还高,单季亩产可达1200到1500公斤。”沈其龙介绍,巨型稻可遮阴,为黑斑蛙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黑斑蛙可捕虫,排泄物可作为稻田肥料,为巨型稻生长全程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创造良好的条件。
更让沈其龙自豪的是,这里将来产出的每一只蛙,都将拥有食用农产品溯源码,真正做到从田间到餐桌可溯源。
推动铜梁火锅走向全国
2021年,沈其龙当选铜梁区政协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作为工商联界别委员,他特别关注行业健康成长。当年区两会召开期间,他递交的《关于品牌引领产业、产业助推品牌的建议》就得到采纳,有效促进了区内相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支持品牌创建,不断加大力度保护本土知名品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2023年区两会召开期间,沈其龙又递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建议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其中,并与集体经济发展相融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农田整治的具体方案,做到一次性投资,企业、集体、村民三方受益。该建议得到了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的积极回复,表示会让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参与设计规划,让设计内容与经营内容、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近几年,铜梁火锅业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底,铜梁火锅协会正式成立,沈其龙当选会长。在他的推动下,协会成员不仅包括火锅餐饮店,还吸纳了多家火锅底料、各种佐料的上游生产商。“只有全产业链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把铜梁火锅的名声做大做强,推向全国。”沈其龙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做好带头引领,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火锅产业的整体实力,利用村企合作和订单式农业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向着绿色、智能、高效的生产与服务迈进。”沈其龙说。
首席记者 李慧敏
编辑 曾祚
审校 陈文龙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川渝探探
专题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