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龙乡教育】打造成渝中部基础教育高地 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铜梁力量
11月19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作出系统部署,释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明确信号。
一直以来,铜梁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重庆市美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等,全区教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其中,幼儿园共142所(公办独立建制园41所、小学附属园26所、民办园7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2所(含高完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校1所),专门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重庆巴川中学国际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院校2所。在编教职工5989人,在校学生120048人。
“近年来,铜梁区教育系统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办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坚决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铜梁区教委主任唐建民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铜梁区教育系统在强化思政铸魂育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探索习字育人新路径等方面,探索出了具有铜梁特色的实践之路。
铜梁区通过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强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设思政教育研究基地校3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以本土红色资源文化为载体,开发“少云思政”精品课程3个;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促进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数智化技术融合,拓展育人空间。深耕“养童蒙之正,育龙的传人”养成教育品牌,统一编印涵盖中小幼各学段的《养成教育系列读本》,85%的中小学拥有校本教材,铜梁中学等9所学校养成教育模式获市级德育品牌。举办养成教育成果展,案例入展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在体教融合发展方面,铜梁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思维,促进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融合发展。以68所体育特色学校为引领,布局体教融合学校82所、青少年体育项目17个,建立小、初、高贯通培养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让每一名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2024年,全区各级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共获得全国团体冠军13个、市级团体冠军23个,新培育国家一级运动员23人,1人入选篮球项目国家集训队。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为60.02%,同比上升了16.68个百分点;肥胖率6.72%,同比下降了2.8个百分点;近视率28.19%,同比下降了9.69个百分点。
在习字育人教育方面,铜梁区深挖汉字独有的形、音、义、用、码等多维属性所蕴含的多重教育价值,将注重综合式教育的中华蒙学习字传统与现代教育实际相结合,提炼出“字育”新概念和“规范书写、观字审美、炼心开智、立德养性、文化传承、全域渗透”的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新主张。通过“三个融合、三项创新、三大场景、三维评价”举措,在提升全体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的同时,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落实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小切口试验中。
同时,铜梁区还制订了《“建构铜梁数字教育新生态”行动方案》,以“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铜梁数字教育新生态”为目标,通过“建设应用、创新提升和突破提质”等3个核心维度的努力,实施智慧环境创设行动、特色应用选树行动、教育教学创新行动、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教育改革突破行动、数字科研提质行动等6大重点行动,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变革和提升,推动全区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接下来,铜梁区教育系统将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用好改革这一根本动力,努力办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每一所学校,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铜梁力量。”唐建民说。
记者 陈刚
编辑 曾祚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专题|每日一歌
专题|川渝探探
专栏 | 铜梁龙足球 为重庆而战
